close

  高中三年,我的數學成績都是赤字,甚至在最後一年的六次模擬考裡,屢屢得到鴨蛋,同學們時時呼喚我要愛數學,千萬別就這樣放棄了,也很熱心教我,想讓我的成績同她們一起往上攀升。指考前一個月,我躲在家裡讀書──其實是半睡半讀,讀了又睡,睡了又讀──幾乎沒有花時間在數學上頭,直到考前三天,我想再怎麼樣也得抱佛腳一下,翻出機率的講義重新溫習,數學很遜的我代數與幾何都不行,選擇機率是因為數學老師曾經說過機率是跟過往基礎最不相干的,只要好好學,還是能把握住這一塊的分數。我的指考總成績比平時模擬考成績進步了將近六十分,這些分數全來自於數學,習慣得0分的我看到成績單上數乙欄裡的59.2,先是錯愕然後是驚喜,本來還懷疑是不是考題太簡單了,看了成績標準才發現我過前標了!學測時,我的數學僅7級分,剛剛好超過均標,離前標還好遙遠呢!也是後來才知道,一直督促我不能放棄數學,而且數學成績一向比我優異許多的同學,數乙竟然失常考得比我差。

  現在的我對分數嗤之以鼻,大約是受到這件事的影響。分數究竟代表什麼?我為什麼要苦苦執著於它?我忘了這樣一件事,是母親說的,她說高二時,有一天我回家,跟她說起導師說我大概考不上公立大學了。高中時期的我成績普普通通,文科強,英數弱,不至於吊車尾,但也不績優,確實,指考前我也擔心我是不是沒辦法考上公立大學。結果卻出人意料,班上成績優異的同學盡在大考中失常或不如預期,我倒是莫名其妙殺出重圍。自從我了解到分數與努力不成正比,我便很難信服它,大學四年,我都是抱持這個態度在學習,有沒有收穫,我心裡很清楚,我不要虛幻的數字來為我下定義。大二修過一門西洋上古史,渾渾噩噩上了一學期,完全受不了教授的教法,期末考的考卷一發下來,當場傻眼,胡亂寫了,心想這樣會過就有鬼了。真的有鬼,它過了,但我知道那一門課我所習得的根本不到那個分數。

  可是這個社會只能看分數,如果每件事的標準都唯心論,大概天下大亂了。再怎麼不屑以分數定高低,屆滿二十三歲,準備踏入社會的我也只能向數字俯首稱臣,能不能擁有一個我想要的未來全在於分數。我想我是討厭這個事實,以考試來決定一個人是否夠條件入學或得到工作,是最公平卻也最不公平的方式,因而我一路逃避考試這件事。為什麼不考研究所?我都說我喜歡中文,甚至我可以大聲說高中以前我的第一志願就是師大國文,大學四年我也讀得很開心,即使中文界的聲韻未必比數學可愛多少,我也認了,然後我說我不是研究的料,再往上讀,我可能受不了研究之路上的瑣瑣碎碎。但真的是這樣子嗎?有沒有可能這只是藉口?我其實是逃避為了考試的努力,我害怕必須去計較一分、兩分的成績,我沒辦法面對有可能努力與成績不成正比的結果呢?

未完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rspando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