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原文發表於2006.02.25

  第一次看舞台劇,感覺很新鮮、很有趣。以前也常因為看到舞台劇內容簡介而產生非常想看的念頭,可是一張最便宜的舞台劇票竟等同於兩、三張電影票,我的衝動往往就被金錢數目所壓制,但這次我完全不理我內心中理性的OS,任由欲望橫生。

  「人間條件2─她與她生命中的男人們」延續「人間條件」以阿嬤為內容的題材,前兩年我意外看到「人間條件」的劇本書,就深深受它吸引,因此這回我說什麼也要把看舞台劇的處女經驗貢獻在「人間條件2」上。

  全劇大半的台詞都是台語,但我聽起來卻超耳熟的,簡直是我媽跟我爸對話的翻版,我想這可能跟編導吳念真是九份人有關係吧!我媽是瑞芳人,大約是成長環境相 近,所以使用的語言習慣也差不多。台語確實有一種活潑性、生動性,很多事用台語跟用國語說,逼真度會差很大,楚辭老師跟語概老師都說過,台語在某些時候是 很傳神的語言。


  整齣舞台劇宛如一個普通台灣人的人生縮影,以阿嬤的生命為軸,交織出她生命中經過的那些男人的生命,父親、初戀情人、丈夫、兒子、孫子還有四個在她面前被 埋葬的男人。阿嬤的一生說起來有點淡淡的哀傷,只是那樣淡淡的哀傷卻是可能發生在任何一個人的生命中,像阿嬤說的,「跟一個陌生的丈夫睡在同一張床,還生 出三個小孩」,很多臺灣女性也許都是默默地承受著這樣的感情生活,丈夫外遇了,也只能無力地放手,然而當歲月逝去,青春不再,阿嬤依然接受落魄丈夫的重 返,她心中自有一份寬容,或者那就是阿嬤一直說的「道義」,即使她與丈夫沒有了感情,她依舊堅守著「夫妻」這名義裡存在著相扶相持的意義,至老至死,她守 著責任。這總讓我想到「任重道遠」,尤其在倒數第二幕,阿嬤說,「累了,想躺下去一直睡」,阿嬤的人生其實愛都是淡然的,深切的是那份責任的重袱。

  看舞台劇和電影的重點其實有點不太一樣,電影是鏡頭幫我們選定了注意的畫面,舞台劇則是我們自由的捕捉我們要注意的畫面,舞台劇其實並不能好好研究演員的 肢體演技,尤其像我窮得要命,只能坐得遠遠看,但也因此會把焦點放在演員的聲音上,特別是不像電影有字幕可以觀看,在傾聽的部份就顯得非常專注。我覺得唐 美雲的聲音就十分有渲染力,當她面對四個男人的屍體,對他們、對自己的女兒說話時,語氣裡激蕩了滿溢的感情,讓我感受到一個母親的語言。


  劇末,阿嬤的初戀情人武雄將阿嬤託付的房契轉交到阿嬤的美國孫手上,我始終認為這份房契就是阿嬤一生背負的責任與道義之具體象徵,武雄畢竟年紀已大,阿嬤 走後,他亦自知時日不多,因此將這份責任交給了阿嬤最疼的美國孫。由於是倒敘法,起初就演阿嬤的喪禮上,別人擲筊都是笑筊,只有美國孫擲了才對,大家都說 阿嬤比較疼男孫,我那時還想搞什麼啊!幹嘛在舞台劇裡搞重男輕女,但後續發展卻含括了許多阿嬷與美國孫的互動,比方說,阿嬤與美國孫的對談、阿嬤彈琴給美 國孫聽、阿嬤帶美國孫去見武雄和丈夫、美國孫聽阿嬤說故事,仔細看起來,美國孫竟是全家唯一一個有花心力在關心阿嬤的人,也難怪最後一幕阿嬤的二兒子對美 國孫說,「你不是我們的兒子,你是阿嬤的兒子。」

  特別要說的是劇裡有很多笑點其實都是編導吳念真與觀眾的默契所引導而出的,如果對吳念真不熟悉,恐怕不會懂得笑點何在,比如說,「電腦選的」(吳念真的廣告詞)。而且劇中非常多幽默邏輯其實是吳念真本人的幽默邏輯,整齣舞台劇的人物都充滿了吳念真的鄉土幽默式的精神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rspando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