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原文發表於2007.08.11

之一  亂無章法的行前準備

  期末就約好了暑假一定要一起出去玩,大學時代最後的暑假無論如何不能再浪費,此時不青春出遊,將來恐怕會很遺憾吧!不過一放暑假,忙營隊的忙營隊、回家的回家,根本湊不齊時間討論,又或者大家都很逃避準確規劃行程這件事,我們都不想參加旅行社,可是我們和嘉義都不熟,最慘的是我們都沒有自主的交通能力,規畫行程對我們來說很天馬行空,東西南北的方向都搞不清楚,查了網路資訊也還是模糊不清,說到底想像力的旅行與現實有極大的落差,很多不能克服的問題卡著,大家都裝死按兵不動,自以為船到橋頭自然直。

  當初約定鬼月之前要出門,還要避開八八節,所以拖到上星期大家才決定面對面把出門的事拍板定案,我想我們真的很勇猛,訂不到房間、沒車坐、有颱風這類亂七八糟的事,我們真的都沒在怕,不知道要說我們是單純還是笨耶?就連約碰面那天都還鬧了個大蠢事,四個人約兩點吃午餐,(因為其中三人上瑜伽上到一點半。),結果走進一間簡餐店,也都坐好位子了,拿到MENU才發現已經不供應簡餐,只有昂貴又吃不飽的下午茶,我們遂默默走出簡餐店,然後另覓吃得飽的店家,真是丟臉啊。

  不過四個人四顆腦袋,湊在一起未見得會精明到哪裡去,吃了一頓時間很長的午餐,只下了一個八百年前就該下的決定,亦即我們該去訂火車票了,除此之外,很多問題依然懸而未解。可笑的是四個人從中山站走到台北車站買火車票,也就四個人,火車票來去回程卻搞得極為複雜,車程太長,既想坐在一起,偏偏上車的地點都不一樣,嘰嘰喳喳的在自動售票機前討論到底要怎麼買票比較好,反覆按自動售票機查詢票價,搞了一個小時才搞定火車票。所以,我們最後到底是怎麼買票呢?因為我在南港上車,兩人在台北上車,一位在桃園上車,最後把票分兩段買,四人一起買桃園到嘉義,至少確保了桃園到嘉義可以坐在一起七嘴八舌。


之二  計程車,殺!殺!殺!

  中午12:50抵達嘉義,坐在火車上晃了五個小時,到底是誰說坐莒光號海線可以看海?愚蠢!海的出現不會超過半小時。因為我們的行程設計得太爛,以致於到了嘉義後,不包計程車就吃不到奮起湖便當,嘉義火車站外雖然有很多計程車車隊,但我個人完全無法承受一堆拉客的司機對我吆喝,因此我一直把其他三人往前推。其中一位司機很直接告訴我們一千五到奮起湖,不過我們有資訊顯示有人包車一千就可以到奮起湖,五百塊的差距,我們都可以上阿里山了吧!我不太能招架司機的吆喝,但我很堅持一定要抝到司機降價,如果輕易接受他一千五的價格,豈不把自己當凱子了嗎?於是我又很孬的推其他三人說快要求降價吧!只是司機也很堅持頂多只能一千四。拜託!差一百塊是有差很多噢!我的理想狀態至少要是一千二。我們四人都很猶豫,來嘉義不吃奮起湖便當太扯了,可是一千四也很扯啊!其他三人沒說什麼,我只好咕噥:「那我們放棄奮起湖便當吧!去吃雞肉飯吧!吃完再搭兩點的客運直接上阿里山。」此話一出,司機也訕訕然掉頭走了,結果另一位司機低調的走過來了,說一千二送我們上奮起湖。依照A的解讀是:嘉義的計程車司機好像不太敢明顯的搶生意。這裡絕對要表揚一下一千二載我們上山的司機先生,他是嘉鐵協會車隊的張永恩先生,人真的很不錯,不會一直扯一些有的沒的,途中經過天長地久吊橋還適時向我們說一些嘉義的老故事,而且上山的路真的很陡,的確是相當耗油的車程,重點是B掉了手機在計程車上,張先生隔天還拿來還噢!

之三  凝視不屬於我的晴空

  其實出門前兩三天查了氣氛局的資料就知道阿里山近一星期都會下午後雷陣雨,但真的看著雨嘩啦嘩啦下了起來還是免不了錯愕與沮喪,尤其距離身處的這座山沒多遠的天空明明是晴朗得不得了,每一朵雲都潔白得像在洗衣機裡泡了三天三夜,濃郁的蔚藍宛若偷裁自墾丁,怎麼也難以接受大雨滂沱在我頭頂的荒謬。


  奮起湖其實也沒什麼,我是說老街,看起來和九份、菁桐、平溪並沒什麼太大的異趣,至於便當嘛!我覺得料很實在,吃起來很不賴,不過100元還是貴了點,我認為85元才是合理價格,多出來的15元恐怕賣的是fu吧!

  明明我們是星期天上阿里山,不知道為什麼人還是超多,莫非全台灣的人都跟我四個一樣,既想避鬼月又不願假日上山,再加上八八節前夕,家庭出遊特多,總之,整座山的人多到讓人不解。

  我們在奮起湖買了上阿里山的小火車票,卻因為鐵路維修,只搭了一小段小火車,到了十字路站就下車換接駁車,經典的之字型撞壁路段並沒有經過。最好笑的是我買票時,售票員還強調只有站位,而接駁車有限,所以也無座位,後來我們上小火車真的沒座位,還擠得要命,但那只能算我們笨,誰叫我們上錯車箱,分明後幾節車箱的人都在奮起湖下光光了,空位多得很呢!到了十字路站,走了一小段路即看到接駁車,我只能笑著說奮起湖售票員太謙虛了,兩台又新又氣派的遊覽車加上三輛九人小巴,怎麼可能沒位子坐呢?

  雖然只搭了一小段小火車,搖搖晃晃的還真是別有一番滋味,火車穿梭在樹林夾道之中,中間某個小站還有人下車,鐵道旁有一些房舍,下車的八成是居民吧!這讓我想到電影《雪山上的孩子》小男孩和外公也是住在有鐵道經過的山上,外公家就像我們經過的房舍一般蓋在鐵道旁,只不過那兒的山是看得見雪的山,阿里山看不到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rspando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