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兩個禮拜就要連續輪值兩週的站交通崗。彷彿是件苦差事,但也還好,實習的時候就特愛在放學時去實習班上看孩子們放學,這會兒能站在孩子們放學必經的路口,根本是遂了我的意。
孩子們像失去自由的鳥兒終日被拘禁在這棟日字形建築,下午四點五十五分的鐘聲敲響,孩子們吱吱喳喳湧出校門,三兩好友走在一起,邊走邊說笑,談論著一天中發生的那些事,或是討論補習前要買什麼菜色的便當。路過側門圍牆邊的小攤販,興許是要停下來買個台灣口味甜筒冰淇淋或是熱狗,然後滿足地邊走邊吃,甚至也嬉鬧著,你踢我一腳我打你一拳,在鋪滿落葉的人行道上追逐。被老師電、補不完的作業、寫不盡的練習題……,鎮日的苦悶都在這種不計形象中一掃而空。
我艷羨著一群又一群打我眼前經過的孩子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同伴,看久了便也能發現誰誰誰總是和誰誰誰一起放學,偶然看到一向三人行的女孩們只剩兩人,而且是踏著比平常慢的腳步走來,還得這麼問:「怎麼沒看到那個誰呢?」於是兩個女孩會笑著回答:「那個誰走到校門口才發現忘了拿學生證,又跑回教室拿了!」然後,她們站在路口旁的樹蔭下等待著迷糊的同伴。
簡直是嫉妒了。有時候我懷疑自己不是為了什麼崇高的教育理念而選擇教書,僅僅是貪戀著十三、四歲美好的學生生活,這半大不小的年紀,心思好像很複雜其實很單純,什麼都不在乎,只有同伴是最重要的,那就是所謂的青春吧!而放學的時刻更是青春無限的展現,等來等去、打來打去、鬧來鬧去,就算被訓導處的老師喝斥了,搔搔頭、背著老師相對吐舌,裝個乖也就一溜煙跑了。為了這些青春的風景重返,然後發現我只能是旁觀者了,不論我多麼想念,這些風景都不會屬於我了。
難免落寞,分享著孩子們的青春時。總是在孩子們放學得差不多了,才踏上寂靜的長巷,想著孩子們走過時的笑語與打鬧聲,伴著我的偏偏不是風聲便是隨著黑了的天色緩緩亮起的昏黃路燈,心,好像也在這時間點上老了。
園遊會那日,我年少時的朋友們也回來了,下午他們先走了,因為我也不知道學校會打掃到何時才放學生走,更不知道我要忙到幾點才能離開,根本沒法跟他們一起吃飯。送他們離開學校時,裝了一下可憐,「不要這麼悲慘的樣子嘛!」本來還只是裝的,當他們這麼安慰我,然後搖手對我說再見,忽然發現我是真的孤單了,那種只有我被留在原地的感覺又襲上心頭。
終究,那日忙到了下午四點,學校早空了,學生歡喜雀躍離開後,靜謐的校園讓人更是覺察到了寂寞的存在。把一籮筐的作業塞進包包裡,打算利用補假好好拼完批改作業的工作,背著沉沉的大包包向校門口移動,經過穿堂時意外看到小朱──805的可愛男孩,臉蛋圓圓,眼睛大而明亮,身形略顯矮小,估計是還沒開始轉大人。小朱很有禮貌,跟我打了招呼,我是最怕寂寞的老師了,也就理所當然地回應他的招呼,順便問他早上在慶祝典禮時隨童軍團表演的感想,以此作為攀談的開頭。步向校門口時,我國中的導師正在一旁停著的一輛車邊整理著,大約也準備要回家了,她叫了我,我匆匆與老師道過再見,不及多說,就和小朱邊聊邊踏出校門。
很有趣的是到了小城書局時,小朱問:「老師,你要走哪裡?」我說:「哪裡都可以啊,我走哪都能回家!」不知小朱是不是想趁機擺脫我,如果我選了一條路後,他就假裝只能走另一條?總之,因為我這樣回答,他都擺脫不了我啦!我們轉進富康街,沿路走沿路聊,小朱對我是有問必答,而且都很認真回答。若非這一趟路,我還真不曉得校慶前他請公假參加圍棋比賽,竟是受我的國文小老師大朱所脅迫,更爆笑的是他完全不會下圍棋,大朱找他參加團體賽,行前匆忙教了他一個小時,一上場,他就犯規了,即使如此,最後仍是莫名其妙抱了個第六名。
聽小朱說著自己經歷的那些事,其實不會不耐煩,我經常大笑,因為他的經驗都很莫名其妙,可是他的語氣都很正經。原來,老在下課時追在我身後要我簽教學日誌的小朱,在國文課以外的時候是那樣生活著。可我還是隱隱擔心著,有哪個孩子喜歡和老師一起走路呢?當我還是國中生的時候,看到老師也是想溜啊!至今,雖是老師了,也還是懼於眾多老師出席的場合,那麼,小朱是不是忐忑不安、如坐針氈地伴我走完那一趟路呢?
隔了一星期。週五七、八年級沒有第八節,我站完交通崗後,回到辦公室便看到大朱,因為近日805發生太多事了,大朱是個面對師長也很健談的人,我們就在辦公室裡聊了快半小時了。當我準備離開時,小朱到辦公室來,他說教室只剩大朱的書包了,他就想大朱一定是在這裡。跟他們一起走出辦公室,我心想小朱大概是要等大朱拿了書包一起回家吧!至於我,唉!老師嘛!就該堅強一點,一個人踏上回家之路吧!總不能厚顏對學生說:「老師一個人走路好無聊喔,可以跟你們一起走嗎?」
乏力又沒勁地走向校門口,沒想到小朱追了上來,他在我旁邊問:「老師,你們剛剛在聊什麼?」我心裡其實很開心,有個孩子在身邊叮叮噹噹問一些有的沒的,內心的孤寂轉瞬都被掩埋了。「沒什麼啊,都在說你們班的事啊!」撐著傘,我們師生倆走在早已沒什麼學生經過的富康街,天微亮,雨絲斜斜灑落,冷冽的空氣撲面而來,小朱不厭其煩地娓娓道來他們805的一些趣事,連他對其他同學的觀察也無甚保留地說出,我聽著總感到又多認識了他們一分。
路走完了,故事還沒完。哪天還能有機會一起走在寧靜的小巷聽小朱這樣說著嗎?屬於學生時代與同伴邊打鬧邊回家的青春已完了,身為一個老師,想多參與一點孩子們的日常,這樣的幸福開始了嗎?